政府工作報告高度概括、言簡意賅,用翔實的數據反映了去年一年國務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十分認同《政府工作報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觀點。經過多年發展,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策略,我國船舶工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迅速縮短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一些關鍵技術和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當前,我國船舶工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需要在繼續做好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再創新的的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瞄準全球造船業科技創新的前沿方向,加大對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力度,開創我國船舶工業發展的新局面,為我國早日建成造船強國夯實科技創新基礎。
政府工作報告對當前我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和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做出了準確的分析和判斷。劉征表示,尤其是在2021年,我國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注重宏觀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成績來之不易。“作為企業界代表,我對政府工作報告對2022年的工作部署感到十分振奮。”劉征表示,國家出臺的很多政策和一些政策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發展信心,一方面,“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能夠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等內容,這些減稅讓利的政策能夠更好地實現“放水養魚”“水多魚多”良性循環。
“企業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沒有原創,不實現從零到一的跨越,是沒有持久力和生命力的,在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領域就會被‘卡脖子’。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了這個問題。”劉征指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這的確讓人十分振奮。其實,為了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我國船舶行業一直在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工作,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不過,總體來看,我國船舶工業在開展科技創新再創新的方面仍有一定的不足。全球造船業的科技創新是一種動態進步的過程,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也必須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因此,我國船舶工業必須具備高度的危機意識,不能固步自封,瞄準造船業科技創新前沿,在持續做好引進、消化、吸收工作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再創新能力,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研發、基礎研究工作的能力,避免被“卡脖子”情況的出現。“我國船舶工業的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研發、基礎研究工作不能‘踏在別人的滑板上出溜’,不然不僅不能掌握科技創新工作進程的自主權,在關鍵時刻甚至會受制于人。”劉征用了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說明了原始創新、基礎研究的重要性。
劉征指出,目前,國家也已經充分認識到,原始創新、基礎研究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提出“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加強長期穩定支持”,還對科技研發、基礎研究在稅收方面給予了大量優惠。“國家扶持力度這么大,企業也要敢于大膽開展原始創新、基礎研究。”劉征表示,當前,我國船舶工業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不能滿足于現有的市場和技術,要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部署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我國船舶工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中國船舶集團也要緊跟國家步伐,集全集團之力加大原始創新、基礎研究的攻關力度,企業和科研院所面對市場的需求集智攻關,做好原始創新、基礎研究的規劃,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全力以赴打造船舶工業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朝著建設世界一流船舶集團的目標邁出鏗鏘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