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認為,全球化并沒有瓦解,但貿易壁壘日益減少的時代已經結束。
當地時間6月19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球第二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首席執行官Soren Skou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制造業沒有回流歐美,集裝箱運輸量可能很快會遭到重創。
Skou指出:“我們沒看到客戶將生產轉移回歐美,相反,他們正在亞洲尋找更多的供應商,因此我們很難在短期甚至是中期會看到世界生產消費品的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
在Skou看來,全球化并沒有瓦解,這番言論與許多企業高管的悲觀情緒形成鮮明對比,后者認為全球化正受到攻擊。馬士基是全球貿易的風向標,逾六分之一的集裝箱通過該公司遠洋運輸。數據提供商Sentieo上個月發現,馬士基近期在業績會中提到,近岸外包、境內外包和海外外包的次數是自200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不過,Skou也承認全球地緣政治對航運業有影響,以及美國也缺乏新的貿易協議,但是他強調,全球供應鏈沒有發生巨大變化。“全球貿易一般會隨著GDP的變化而變化,它沒有變得更自由化,所以我們不會看到它更多的增長,也沒有發生急劇反轉。”
Skou預計,隨著全球經濟增長停滯,今年下半年集裝箱運輸量將會有所下降,他說:“自第一波新冠肺炎大流行結束以來,導致集裝箱航運繁榮的因素可能很快會出現急劇逆轉。”他補充稱,可能會出現需求萎縮和供應增加的“長鞭效應”,而此前近兩年,航運集團一直無力應對消費者支出激增。
“當情況發生時,速度將會相當快,我們預計這(運輸量下降)不太可能發生在下半年初,可能要到8月或更晚才會發生。”Skou說,“我不想說我害怕。”他指的是集裝箱航運長期合同的增加,以及陸運物流業務的快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創紀錄的運費、持續的港口擁堵和供應鏈困境等因素,馬士基預計其2022年的收益將可能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