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家核能巨頭和一家船舶巨頭進行聯手時,它們會做些什么?根據第一財經記者觀察,其中一個選項應該少不了核動力船舶。種種跡象表明,這樣的項目正在提速。
中核集團官網最新公布一則的《中核集團與中船工業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消息稱,7月22日,在中核集團董事長孫勤與中船工業集團董事長董強共同見證下,兩家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雙方將在更高的起點上深化未來合作。
孫勤稱,中核集團是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中船工業集團是國家船舶工業的脊梁,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希望雙方以協議的簽署為契機,發揮各自優勢,強強聯合,實現軍民融合發展,為推進國家海洋強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董強則稱,中船工業與中核集團的合作有著很好的合作基礎,合作空間巨大,希望雙方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在此之前, 7月14日,中核集團官方微信摘登的一條消息稱,中國科技人正在撐起中國作為全球大國脊梁。隨著中國海上民用核動力技術成熟,中國正在全力建造海上(海洋)核動力平臺及破冰船。
上述協議的具體內容并沒有對外公布,雙方簽署的還只是合作框架協議,最后能否達成商業合同依舊存在變數。不過,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兩年前,2014年3月14日,中核集團總經理錢智民曾在上海出席破冰船研發戰略研討會,聯合各方加快推進中國極地開發破冰船項目。
出席該研討會的有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國船級社、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708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11研究所等單位。
錢智民當時說,研發破冰船有利于提升極地考察能力,有利提升核行業水平,有利于提高造船工業水平,有利于加強軍民結合,是實現海洋強國夢的重要舉措。中核集團將全力以赴推動破冰船研發項目。
在研討會上,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動力設計研究院院長羅琦重點介紹了破冰船具有的動力、機動性、后勤補給、空間布置及環保等優勢,并根據國內的現實情況提出了初步技術方案。
事實是,隨著海洋戰略的實施,極地考察工作越來越重要,而破冰船作為極地考察不可缺少的工具,急需發展。目前,中國只有一艘極地科考船,破冰能力有限,科考能力有限,研發破冰能力強、科考綜合性能優良的破冰科考船非常迫切。
核動力是利用可控核反應來獲取能量而得到動力。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帶上10千克核燃料,就相當于帶上25000噸標準煤。
俄羅斯擁有多艘核動力破冰船
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核動力破冰船的國家。俄羅斯建造的22220型“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已經在今年6月份在圣彼得堡波羅的海造船廠下水。它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由俄聯合造船公司建造。該破冰船長173.3米,寬34米,排水量33540噸,載重量可達10萬噸,計劃于2018年開始服役。
央視此前報道,按照設計,無論是北冰洋的淺水區還是深水區,“北極”號將都能暢通無阻,能延長俄羅斯“北方航道”的運輸期限,甚至實現全年通航的目標。
顯然,與俄羅斯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核動力船舶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
“從長遠來看,核動力可能是極地科考船的一個選擇。”中船工業集團官網顯示,《中國船舶報》在2014年引述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胡可一的話說,2014年年初“借西風”成功突圍南極浮冰區海域的“雪龍”號,在贊譽聲中也說明了常規動力科考船在極地高寒地區的局限性。
但胡可一同時表示,發展核動力是一個矛盾。雖然核動力極地科考船的破冰能力、支持力是其他動力型船舶無法比擬的,且就環保性而言,核動力船舶可以實現零污染。但考慮到政治、社會、環境、核燃料生產后處理不完整等因素,中國要設計、建造第一艘核動力極地科考船仍有很多制約因素。
“雪龍”號是中國最大和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極地考察船。 “雪龍”號被困事件發生后,關于提升極地科考船破冰能力的呼聲不絕于耳。
海洋核動力平臺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采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
中船重工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忠不久前向媒體表示,僅就海上石油鉆采方面的需求而言,未來市場規模就超過1000億元。根據測算,渤海灣每年將形成500億元的核動力裝備制造產值,而南海的規模則會更多。
中船重工集團已經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一則消息顯示,該公司申報的國家能源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海洋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項目已經得到國家發改委的同意,這將為實現中國海洋核動力平臺零的突破奠定基礎。
國家發改委當時還“請中船重工集團與相關單位加強合作,在原有船舶核動力技術基礎上,結合當前工業化水平和民用核電技術要求……盡早實現我國海洋核動力平臺‘零’突破”。
目前,中船重工集團已經就海洋核動力平臺與國內核企進行了合作。目前,中船重工集團旗下七一九所已完成了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兩種技術方案。一種為浮動式核電站,即將核電站布置于浮動式平臺上;另一種為可潛式核電站,除滿足浮動式核電站性能要求外,還可滿足在惡劣海況下,平臺下潛至水下工作的需求。
中核集團官網最新公布一則的《中核集團與中船工業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消息稱,7月22日,在中核集團董事長孫勤與中船工業集團董事長董強共同見證下,兩家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雙方將在更高的起點上深化未來合作。
孫勤稱,中核集團是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中船工業集團是國家船舶工業的脊梁,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希望雙方以協議的簽署為契機,發揮各自優勢,強強聯合,實現軍民融合發展,為推進國家海洋強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董強則稱,中船工業與中核集團的合作有著很好的合作基礎,合作空間巨大,希望雙方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在此之前, 7月14日,中核集團官方微信摘登的一條消息稱,中國科技人正在撐起中國作為全球大國脊梁。隨著中國海上民用核動力技術成熟,中國正在全力建造海上(海洋)核動力平臺及破冰船。
上述協議的具體內容并沒有對外公布,雙方簽署的還只是合作框架協議,最后能否達成商業合同依舊存在變數。不過,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兩年前,2014年3月14日,中核集團總經理錢智民曾在上海出席破冰船研發戰略研討會,聯合各方加快推進中國極地開發破冰船項目。
出席該研討會的有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國船級社、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708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11研究所等單位。
錢智民當時說,研發破冰船有利于提升極地考察能力,有利提升核行業水平,有利于提高造船工業水平,有利于加強軍民結合,是實現海洋強國夢的重要舉措。中核集團將全力以赴推動破冰船研發項目。
在研討會上,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動力設計研究院院長羅琦重點介紹了破冰船具有的動力、機動性、后勤補給、空間布置及環保等優勢,并根據國內的現實情況提出了初步技術方案。
事實是,隨著海洋戰略的實施,極地考察工作越來越重要,而破冰船作為極地考察不可缺少的工具,急需發展。目前,中國只有一艘極地科考船,破冰能力有限,科考能力有限,研發破冰能力強、科考綜合性能優良的破冰科考船非常迫切。
核動力是利用可控核反應來獲取能量而得到動力。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帶上10千克核燃料,就相當于帶上25000噸標準煤。
俄羅斯擁有多艘核動力破冰船
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核動力破冰船的國家。俄羅斯建造的22220型“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已經在今年6月份在圣彼得堡波羅的海造船廠下水。它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由俄聯合造船公司建造。該破冰船長173.3米,寬34米,排水量33540噸,載重量可達10萬噸,計劃于2018年開始服役。
央視此前報道,按照設計,無論是北冰洋的淺水區還是深水區,“北極”號將都能暢通無阻,能延長俄羅斯“北方航道”的運輸期限,甚至實現全年通航的目標。
顯然,與俄羅斯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核動力船舶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
“從長遠來看,核動力可能是極地科考船的一個選擇。”中船工業集團官網顯示,《中國船舶報》在2014年引述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胡可一的話說,2014年年初“借西風”成功突圍南極浮冰區海域的“雪龍”號,在贊譽聲中也說明了常規動力科考船在極地高寒地區的局限性。
但胡可一同時表示,發展核動力是一個矛盾。雖然核動力極地科考船的破冰能力、支持力是其他動力型船舶無法比擬的,且就環保性而言,核動力船舶可以實現零污染。但考慮到政治、社會、環境、核燃料生產后處理不完整等因素,中國要設計、建造第一艘核動力極地科考船仍有很多制約因素。
“雪龍”號是中國最大和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極地考察船。 “雪龍”號被困事件發生后,關于提升極地科考船破冰能力的呼聲不絕于耳。
海洋核動力平臺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采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
中船重工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忠不久前向媒體表示,僅就海上石油鉆采方面的需求而言,未來市場規模就超過1000億元。根據測算,渤海灣每年將形成500億元的核動力裝備制造產值,而南海的規模則會更多。
中船重工集團已經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一則消息顯示,該公司申報的國家能源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海洋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項目已經得到國家發改委的同意,這將為實現中國海洋核動力平臺零的突破奠定基礎。
國家發改委當時還“請中船重工集團與相關單位加強合作,在原有船舶核動力技術基礎上,結合當前工業化水平和民用核電技術要求……盡早實現我國海洋核動力平臺‘零’突破”。
目前,中船重工集團已經就海洋核動力平臺與國內核企進行了合作。目前,中船重工集團旗下七一九所已完成了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兩種技術方案。一種為浮動式核電站,即將核電站布置于浮動式平臺上;另一種為可潛式核電站,除滿足浮動式核電站性能要求外,還可滿足在惡劣海況下,平臺下潛至水下工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