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艦隊”的憂慮
由于前期油價高漲的大好形勢,中海油在深海方面的布局已然落下,即使現在開始放緩開發的步伐,其深海裝備的規模已經擴大,相關的折舊、維護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在購進“興旺號”之前,中海油已相繼建造了“海洋石油981”、“先鋒號”、“進取號”、“創新號”、“南海八號”、“南海九號”等六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
此外,“十二五”期間,中海油還投資了“海洋石油201”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等一系列深水裝備,構建了一支向高端深水油田市場邁進的“深水艦隊”。
中海油給《能源》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中海油已經擁有各類深水平臺船舶42艘,其中勘探開發類裝備22艘,工程輔助類裝備18艘,另有2艘FPSO。其中達到3000米作業水深的深海裝備6艘。這些裝備分別擔負從地球物理勘探、地質勘察、鉆井作業、海底鋪管、物資保障等不同職能。
中海油董事長、黨組書記楊華日前表示,目前,中海油已建成了一批高端深水裝備,基本掌握了全套深水勘探開發和鉆完井技術,并培養了一大批深水技術和管理人才。“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快高端深水裝備的建設步伐,提升公司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
不過,在《能源》記者向中海油方面追問其未來投資深水裝備的具體計劃后,截止記者發稿時,中海油總公司并未對此為題作出回復。
中海油在擴大深水裝備規模的同時,世界深水油氣開發的市場卻在萎縮。與“興旺號”同屬一個系列的“先鋒號”、“進取號”、“創新號”三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曾分別于2011年和2012年赴挪威北海海域作業,但都于近期結束了在北海的作業。“南海九號”也曾長期作業于北海和西非海域,也于2013年引進回國并投入國內海域的生產。
但國內海域的油氣勘探遠不能滿足中海油深海裝備的工作量,該公司已在積極開拓新的海外市場。目前中海油有16座鉆井平臺在東南亞、中東、北海、墨西哥等海外區域提供作業服務。今年年初,“海洋石油981”也走出國門,在孟加拉灣海域水深1700多米的地方開鉆,完鉆井深超過5030米。
盡管如此,中海油旗下的深水裝備目前還是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閑置,折舊和維護費用高昂。前述中海油資深人士稱,除了國際油價的下跌,陸上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也對深海油氣開發造成了不利的影響,進一步加劇了深水裝備的閑置。而與淺水裝備、陸上油氣開發裝備相比,深水裝備折舊費率更高,日常維護成本也十分高。
“擴大深水裝備規模的決策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現在體現出來的經濟損失卻沒有其他的渠道可以消化。這就是中海油既是國家石油公司,又以市場化的經濟效益考核的雙重性所要承受的經濟代價。”該人士無奈地說道。
今年前三個月,中海油服營業外支出為人民幣 61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330萬元增加了 280萬元,增幅高達 84.9%。該公司業績報告稱,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處理固定資產損失增加了 270萬元。
整個上半年來看,中海油服的成績單或將十分難看。其發布業績預報顯示,受服務價格下降和工作量下降以及資產(和商譽)減值的影響,預計公司 2015 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 80%左右。
在此情況下,中海油服不得不進行裁員。6月26日,中海油服宣布,受作業合同不飽滿等因素影響,中海油服在歐洲北海地區的子公司 COSL Drilling Europe AS 在北海地區裁員 229 人。
只不過,在低谷期裁員已經被業內認定是石油公司治標不治本的措施。中海油也清楚這不過是權宜之計。問題的關鍵在于,誕生于高油價時期的深海油氣資源開發從一開始就高度依賴于高油價。一旦油價下跌,立刻喪失原有的經濟性。
這與北美頁巖油氣同病相憐,解決的方向也大致相同:提高技術水平,降低成本,讓資源更有競爭力。畢竟,無論在哪種對未來數十年的世界能源供需預測中,油氣都依舊是世界能源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