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90%以上,使裝備制造業標準整體水平大幅提升,質量品牌建設機制基本形成,部分重點領域質量品牌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重點裝備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到2025年,系統配套、服務產業跨界融合的裝備制造業標準體系基本健全,企業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質量主體責任意識顯著提高,有力支撐《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標準和質量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大幅提升,打造一批“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明確了提升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管理創新能力,實施工業基礎標準化和質量提升工程、智能制造標準化和質量提升工程、綠色制造標準化和質量提升工程,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標準化,推動重點領域標準化突破,提升裝備制造業質量競爭力,加快推進裝備制造業標準國際化等主要任務。其中,在工業基礎標準化和質量提升工程一項中明確要求,針對海工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業配套基礎零部件(元器件)標準缺失的局面,重點編制高速高精度軸承和齒輪、高壓液壓件、高強度緊固件、高應力高可靠性彈簧等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標準。以海工裝備對關鍵原材料和核心基礎零部件的需求為重點,以對質量影響較大的關鍵工序和特殊工序為突破口,加強可靠性設計,提升試驗及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水平,推進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提高裝備質量水平。
《規劃》要求,圍繞實施高端裝備創新工程,適應創新進展和市場需求,改進標準制修訂流程,提高標準制修訂效率,縮短標準制修訂周期,及時更新標準,推動海工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等領域標準化實現新突破。聚焦重大項目和重點裝備的發展需求,推進超級生態環保船舶、極地運輸船舶、遠洋漁業船舶、高性能執法作業船舶、大中型豪華游船、大型液化天然氣燃料動力船、船用清潔能源發動機等標準體系建設;重點開展水下生產控制系統、水下專用作業裝備與設備、深海錨泊及動力定位控制系統、高效低排放大功率低速發動機關鍵零部件、船舶智能監控系統、船用液化天然氣等氣體燃料供應系統關鍵零部件等重點系統和設備及關鍵零部件標準制修訂;開展船體結構輕量化設計技術、船型優化節能技術、船舶推進裝置設計技術、減振降噪與舒適性技術、低溫防護及防冰除冰技術、船舶智能設計制造技術、水下安裝技術、海洋工程裝備海上試驗技術、降低船體摩擦阻力涂料、船用抗低溫新材料等關鍵共性技術標準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