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表示,如果韓進海運有意向,中遠海運可能會考慮收購韓進海運的碼頭資源,但不打算收購韓進海運的船只。債務纏身面臨破產的韓進旗下資產已經被諸多競爭對手盯上。
專注于航運業研究的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徐劍華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全球運力過剩嚴重,在役大船還在閑置,不想沾燙手山芋。對韓進的船最感興趣的是韓國兄弟企業現代商船,因為韓進的大船還比較年輕。韓進破產后,韓國航運公司就剩下現代商船一家。韓國的電子產品和高技術產品出口量非常大,現代商船將壟斷這一部分業務。
另一方面,韓進的碼頭資產優秀,如果中遠收購其在美國長灘和西雅圖的碼頭,將有助于中遠進入美國市場。徐劍華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在美國擁有一個碼頭非常不容易,審查非常嚴格。
另外,徐劍華認為,韓進的碼頭雖然不多,但都是符合其戰略布局的優質碼頭。據了解,韓進海運在全球共有13座專業碼頭,韓國以外的碼頭有東京、大阪、高雄、西雅圖、長灘、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西班牙的阿爾赫西拉斯和越南的蓋梅港。
從中遠海運本身來說,截至上半年,其共經營46個碼頭和169個泊位,集裝箱碼頭總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二。但徐劍華認為,上述數據是以碼頭的總吞吐量來算,但權益碼頭吞吐量(在碼頭所占股份X碼頭的吞吐量)并不高。
近年來,中遠海運不斷尋找優勢的碼頭資源進行投資和運營,今年8月,中遠以2.805億歐元(約合20.67億元人民幣)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口51%股權,成為比港港務局的控股股東。該港口是是地中海地區最大的港口之一,是中遠進入歐洲的第一站。今年5月,中遠海運還收購了鹿特丹Euromax碼頭35%的股份。
一個月以來,韓進破產事件持續發酵。長遠來看,航運業管理人士稱,今年將是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集裝箱運輸行業表現最差的一年,也勢必會引發更多破產和潛在并購。
在全球20大集裝箱航運公司中,只有四家公司在全球市場占有逾5%的份額,包括馬士基航運公司、位于瑞士的(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 SA.)和中遠集運。
馬士基航運公司如今占據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份額的15%, 航運業分析人士稱,任何在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份額低于5%的運營商都可能被較大公司收購,或只能被局限在區域貿易。
按照馬士基集團董事會主席邁克·拉斯姆森(Michael Ram Rasmussen)曾對外媒表示,馬士基集團已經備好120億美元的并購資金。
航運業高管稱,日本集裝箱航運公司川琦汽船(Kawasaki Kisen Kaisha Ltd.)、商船三井株式會社(Mitsui O.S.K. Lines Ltd.)、Nippon Yusen Kaisha Ltd.、以及位于香港的東方海外(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 OOCL)和臺灣的陽明海運(Yang Ming Marine Transport Co.)可能成為較大公司的收購目標。
全球集裝箱運輸行業的根本問題在于產能過剩。近幾年來,集裝箱運輸公司大舉支出用于訂購超大型貨輪,供大于求使運價大幅下跌,集裝箱運營商普遍大幅虧損。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20大集裝箱航運公司中的大部分公司虧損嚴重,據道瓊斯報道,分析人士預計這些公司全年總計虧損80億-100億美元。
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運營商馬士基集團也不幸免,根據其公布的今年二季度財報,基本利潤從上年同期的11億美元降至1.34億美元,凈利潤也從上年同期的10.7億美元降至1.01億美元,下滑幅度達90%。
為應對新形勢,馬士基集團管理層近期正在展開對整個集團的重組。9月22日,馬士基集團宣布,將分拆為運輸與物流、能源兩個部門,其業務重心將回到運輸與物流,并讓馬士基航運公司(Maersk Line)重新成為公司核心。
除了集裝箱航運公司,據道瓊斯報道,這場危機還打擊了一些為船東提供融資的大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 ABS)上周表示將關閉航運融資業務。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是為航運公司提供融資的全球頂級銀行之一,此前該行出售資產未果。
過去幾年,包括德國的HSH Nordbank AG、北德意志大陸銀行(Norddeutsche Landesbank Girozentrale)和Bremer Landesbank在內的其他一些銀行也在努力應對數十億美元的航運業不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