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訊(記者楊群)1月8日,在臺州市健跳港區,數艘巨輪有序地靠泊在港區內,其中一艘工程船顯得格外醒目:型長116.6米、型寬25米、型深6.3米的“交通建設十號”多功能鋪排船,與“交通建設九號”并稱“國之重器”,都由浙江皓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是目前全球功能最齊全、自動化程度最高、鋪排寬度最大的綠色智能工程船,主要用于沿海淺灘至深水等不同海況環境條件下的圍堰造陸、水下建筑物工程施工。“交通建設十號”已通過各項功能指標測試,將在本月底交付中交上海航道局。皓友造船總經理楊雋斌激動地說,這證明臺州民營造船企業已經達到承接國家大型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能力。目前,企業手持訂單11艘,造價3.5億元,還有15艘意向訂單正在積極洽談中。
臺州海岸線綿長,擁有臺州灣、三門灣、樂清灣三個灣區,深水、良港、灘涂齊全,造船一直是當地重要工業產業之一。
2023年,臺州造船業好消息接踵而至:4月,萬隆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臺州迄今載重噸位最大的8.5萬噸“萬銘自由”輪順利上水;8月,國營海東造船廠奔赴歐洲拿下5億美元海外大單;10月,國內首艘民間遠洋醫療救援船在浙江宏盛造船有限公司開建……去年前三季度,臺州造船完工量115.7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0.52%;新接訂單量139.1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1.07%;手持訂單量290.6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13%。
“拐點已到,機遇就在眼前。”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區域所高級工程師毛翰宣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船舶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已回升至正常水平,手持訂單充足,生產任務飽滿,行業步入新周期。
但如何抓住機遇,也是一場考驗。
產業大刀闊斧改革,企業轉型升級謀發展。近幾年,臺州開展了船舶修造行業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在產業布局上做“減法”,摒棄產能落后、存在污染問題的企業,推動全域布局重整、企業整合重組。船舶修造業整治后,企業數量從106家減少到45家,但規上總產值不減反增。
在企業發展上做“加法”,臺州全力實施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制造模式轉型行動、開放融合發展行動,著力構建綠色智能、集約高效、環保安全的修造體系。位于椒江的國營海東造船廠,一艘艘萬噸巨輪正在抓緊制造中,目前產能已趨近飽和,還手持出口訂單超6億美元,生產期排到2028年。但企業也曾經歷行業低迷期,4年前及時調整戰略,一邊自我革新,生產規范重構、制造工藝升級,一邊圍繞“雙循環”謀求國內新市場。“一年鞋子跑壞好幾雙。”國營海東造船廠黨委書記、廠長李洋鋼跑遍了國內沿海省市,讓企業內銷從0到突破5億元。
除了主機之外,臺州能生產甲板機械、油漆、錨鏈、內裝潢(舾裝件)、電子產品、導航等配套產品。產業鏈上更是有一批各個行業的頭部企業,如船舶涂料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國產品牌魚童漆,應用在國家深海油氣田作業和航空航天產業的四兄繩業。當前,臺州正持續推動產業鏈向國產化、本土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