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全國首個全場景氫能港口建設啟動儀式在青舉行,旨在碰撞“氫”思想,共話“氫”未來,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港口能源變革。
中國工程院院士、系統工程與能源工程管理專家、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凌文,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張久俊,中國港口協會常務副會長陳英明,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洪巖,山東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王洪國,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二級巡視員王楗夫,山東海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柳強;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參加活動。
凌文發表“氫進萬家示范工程創新實踐”主旨演講,張久俊發表“新能源存儲下氫能發展及電解水制氫”演講。李奉利、王楗夫、王洪國、高洪巖、柳強、陳英明先后致辭。山東港口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高亞主持。山東港口青島港介紹青島港綠色低碳、氫能港口情況。
助力“氫進萬家”,先行先試氫能港口建設發展路徑
“要志在萬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綠色港口建設作出重要指示。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東時指出,山東要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大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綠色環保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這是賦予山東的重要使命,也是指導港口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
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海洋強省建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2021年,山東省組織召開“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專題工作會議,對“氫進萬家”工程進行部署,著力為全國氫能發展提供產業樣板、探索發展路徑。
山東港口組建五年來,聚焦國家所需、行業所趨,瞄準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提速高質量發展步伐。構建起全球首個港口信息模型(PIM),自主研發自動化碼頭智能管控系統,建成全國產全自主自動化碼頭、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自動化碼頭,在關鍵領域“卡脖子”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連鋼創新團隊”榮膺“時代楷模”;全力推進“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建成全球首個“氫+5G”智慧生態碼頭、全國首個港口加氫站,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行業領先的“氫港”建設之路。
同時,山東港口統籌氫能與綠色發展,在全港航領域率先發布《山東省港口集團綠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規劃》,將氫能發展列入港區綜合能源應用的關鍵要素,全力支持青島港建設“中國氫港”。自2019年起,在青島港啟動了氫能集卡、軌道吊研究工作,于國內率先開展氫能集卡在港口的實景運行,全球首創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2021年承接“氫進萬家”項目課題,開展氫能港口關鍵技術集成及示范研究工作;2022年在青島港建成國內首座全資質港口加氫站,并引進氫能集卡開展規模化示范應用,為全場景氫能港口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會上,凌文、張久俊分別聚焦“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背景下氫能應用潛力等前沿熱點,圍繞氫能發展重要性、中國能源轉型壓力、氫能發展問題破局及氫能制造、使用等進行深入交流,探討氫能產業創新發展,推動構建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的創新應用生態,對推動氫能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王洪國表示,“在青島港啟動建設全國首個全場景氫能港口,就是為加快推動建設世界一流‘中國氫港’塑造新優勢,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日照港重要指示的具體體現。”
陳英明表示,“山東港口牢牢把握國家發展戰略和港口發展規律,探索出了一條和合共生的港口綠色發展之路,成為全國港口乃至全球港口綠色發展的典范。此次青島港的氫能港口建設,不僅將顯著提升港口運營質量,還將有效減少碳排放,提速‘碳達峰’‘碳中和’的推進,同時還將加快構建制氫、加氫、用氫、氫交易的產業生態圈,推動港口氫能貿易發展。”
“氫能港口”取得階段性成果,綠色低碳港口建設成效顯著
擴大氫能應用、加快能源替代是大勢所趨,建設氫能港口、打造綠色港航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五年來,山東港口積極踐行綠色低碳使命,推動港口能源變革,創新打造了全國首個港口低碳清潔能源供給體系等4項“氫能港口”成果,為全球港航業綠色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構建了全國首個港口低碳清潔能源供給體系:建成全國首座港口加氫站,創新應急管理模式,建設一體化監測分析平臺,制訂安全技術管理規范,實現全天候智能化、實時化、動態化安全運營管控;量身定制液驅式壓縮機,滿足氫能車輛高頻加注需求;配備大流量雙槍加氫機,充裝效率提高50%,日加氫能力1000公斤以上,累計加氫量超80000公斤,減少碳排放超1000噸,構建了“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的港口氫能供給體系。
——在全國率先實現港口氫能車輛規模化示范運營:推動港口氫能車輛研究與試用,在國內率先啟動氫能集卡港口作業全天候測試;錨定港口專用車型氫電耦合需求,持續優化集卡構型、整車布局、動力系統、燃料電池等關鍵核心設計,研發港口專用氫能集卡,最大牽引能力超70噸,百公里運行氫耗低至9.7公斤,具備零排放、高效率、低噪音、加氫快等顯著優勢;推廣應用各類港口專用氫能車輛50輛,累計運營里程80萬公里,換算替代傳統燃油26萬升,為氫能車輛在港航業推廣應用打造“山港樣板”。
——在全球首創氫電耦合直流微網軌道吊: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串-并耦合的軌道吊分體式動力系統構型,構建了一體化集成控制的動力系統耦合裝置,實現了低功率燃料電池與高負載軌道吊的完美融合、氫能與電能的互補利用,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首創“四機一體融合”氫能軌道吊功率智能調度方法,總裝機容量降低55.9%,瞬時尖峰功率降低68.8%,總平均能耗降低28%,引領港口大型機械設備進入全新氫能時代。
——率先研制全球首艘7000匹超大功率氫電混合動力拖輪:采用全球首創“氫燃料電池+液冷鋰電池”動力模式,打造全球首艘“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綠色生態標志”新船型,每年可減少碳排放1400余噸,真正實現零排放、零污染,為船舶低碳環保轉型樹立新標桿。
不難看出,山東港口在堅定不移推動“中國氫港”建設方向上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創新之路,詮釋了世界最大港口集群的使命擔當,系列成果的打造也在未來的氫港建設中積聚了經驗和智慧,以新質生產力引領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建設的征程越發平坦。
王楗夫表示,“全國首個全場景氫能港口建設在青島港啟動,進一步拓展了氫能應用場景,是我省氫能產業發展‘走在前’的又一標志性工程,不僅大大提升全省乃至全國氫能產業發展國際競爭力,而且為全球氫能港口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中國方案。”
柳強表示,“山東港口作為綠色港口的倡導者、實踐者、推動者,致力打造‘中國氫港’,積極推進氫能應用,建成全球首個‘氫+5G’智慧生態碼頭,推進‘風光儲氫’一體化發展,啟動建造全球首艘7000匹超大功率氫電混合動力拖輪,將為綠色航運發展激發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提速“中國氫港”建設,開啟全場景氫能港口建設新篇章
依托龐大豐富的應用場景、資源及基礎優勢,山東港口在氫能港口建設中已初顯優勢。此次全場景氫能港口建設啟動,將匯聚更多高端思想、合作資源,再次為加快建設“中國氫港”注入更強動能。
會上,山東港口介紹了建設氫能港口、打造綠色港航的發力方向,將以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為總牽引,以建設全場景氫能港口為關鍵抓手,更大力度推進氫能應用、打造零碳碼頭、服務國家戰略:
——在創建示范港方面,將提速“全場景”布局,探索“更前沿”技術,持續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著力實現氫能應用的“全面開花”,努力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示范基地。
——在融入產業鏈方面,將鎖定“依托港口的一流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要素,促進產業上下游聯動,推進全鏈條協同創新,助力打造氫能應用現代產業鏈。
——在構筑生態圈方面,將秉持“利他共贏”思維,放大港口優勢,搭建合作平臺,促進共建共享,更好推動氫能產業擴大“朋友圈”、共享“生態圈”。
在具體舉措上,依托青島港構建港口氫氣供應體系、高效加氫體系、用氫安全管控體系“三大體系”,打造港口氫能全產業鏈一體化應用示范、多場景應用示范、多元化應用示范“三個示范”,建設氫能產學研創新發展平臺、氫能貿易樞紐平臺、氫能港口公共服務平臺“三大平臺”。
港口綠色轉型,需要港航各方、上下游、全產業鏈條的協同發力。會上,山東港口青島港與10家氫能港口建設生態合作伙伴進行了集中簽約,將集聚全產業鏈力量,搭建起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合作交流平臺,為未來發展引來源頭活水。
山東港口還聘任張久俊,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李明勇,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泰山學者”專家、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一期項目首席科學家、項目負責人王欽普,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究室主任、燃料電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李曉錦,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東方學者特聘教授戴海峰,中國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專家梁峰為山東港口氫能港口專家,從專業領域實現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提升科技核心競爭力,助力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