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當地時間12月2日,韓國船廠工人拖著“船”在首都首爾光華門廣場游行示威,要求總統樸槿惠下臺。
一起“親信干政”的丑聞讓韓國總統樸槿惠陷入其上臺以來的最大政治危機,首爾接連爆發大規模示威游行,要求樸槿惠下臺。如今,韓國船廠工人也開始加入示威游行隊伍,面臨巨大困境的韓國船企終于找到了發泄憤怒的“最佳”方式。
樸槿惠事件導致政局混亂,韓國造船業危機加重
屋漏偏逢連夜雨,樸槿惠事件導致政局混亂,再加上經濟困境相互交織,韓國可能正面臨最困難的局面。政治上的亂局極大地削弱了韓國政府治理經濟的能力,支柱企業遭遇的重大危機更是令韓國經濟雪上加霜。
作為韓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全球能源價格下跌、近十年來造船業產能嚴重過剩的現狀下,2016年,韓國造船業已陷入嚴重危機。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韓國造船業接收到的新船訂單,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7%。從資本市場來看:2016年以來,韓國主要船廠股價多次跌破金融危機后的最低水平,仍有繼續下降的趨勢。其中,與2015年同期相比,大宇造船股價跌幅高達67%,三星重工股價也大幅下降49%,降幅相對較小的現代重工股價也下降約13%。
為了應對全球經濟衰退導致的造船業低迷,韓國船企在進行全面重組的同時,大規模裁員自救。今年第三季度,韓國三大船企又解雇了約3000名員工。
截至今年6月,韓國造船業約2.5萬名員工失業。業內人士稱,如果計算上三大船企分包公司的工人,今年造船業裁員人數將更加龐大。由于造船業持續疲軟,今年年底之前將有更多工人申請自愿退休。
對于未來,韓國造船業人士則并沒有底。該人士表示:“現階段韓國造船業雇用了20多萬工人,政府現階段向造船業注入資金,但效果實在不敢預測。”他無奈地說,“韓國當前的目標是避免重蹈歐洲造船業上世紀80年代的覆轍,即巨額補貼也未能幫助造船業起死回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稱,韓國造船業將需要十年才能收回高達31萬億韓元(約27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成本。
樸槿惠出臺造船業重組政策,船企不買賬
面對韓國造船業的現狀,樸槿惠曾經表示,船企和債權銀行應當一起做出碎骨式的努力,振興造船業。樸槿惠表示,“如果我們不進行大膽的改革,減少勞動力削減成本,那么未來造船業甚至整個國家經濟都將面臨險境。” “改革的道路是痛苦的,但是,如果不改革,我們的經濟將被摧毀,而且我們最終將面臨更大的痛苦。” 樸槿惠為此承諾為下崗員工提供財政援助,并提供職業培訓。
韓國政府隨后公布了包括減少船塢、裁員等具體措施的提升造船產業競爭力方案。根據該方案,政府計劃至2018年將三大造船公司的船塢數量從目前的31個縮減至24個,減幅為23%,同時將員工人數從6.2萬名裁減至4.2萬名,減幅為32%。
為應對訂單銳減現象,韓國政府決定將訂購250艘以上的船舶,規模達1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52億元)。政府還計劃在未來5年聯合民間資本在研發領域共同斥資7500億韓元,培養6600名專業人才,加快造船業向高附加值產業的轉型升級。
不過,韓國船企對樸槿惠政府造船業重組的政策并不買賬。一位船廠高層表示樸槿惠領導層目前深陷丑聞危機,“該方案毫無新意。真正的重組只能由新的政府推行。”
從抗議反對企業重組到如今走上街頭示威游行要求總統樸槿惠下臺,韓國船廠工人的“倒樸”行動似乎顯示了船企的態度,韓國船企對于樸槿惠已經徹底失去信心。
一起“親信干政”的丑聞讓韓國總統樸槿惠陷入其上臺以來的最大政治危機,首爾接連爆發大規模示威游行,要求樸槿惠下臺。如今,韓國船廠工人也開始加入示威游行隊伍,面臨巨大困境的韓國船企終于找到了發泄憤怒的“最佳”方式。
樸槿惠事件導致政局混亂,韓國造船業危機加重
屋漏偏逢連夜雨,樸槿惠事件導致政局混亂,再加上經濟困境相互交織,韓國可能正面臨最困難的局面。政治上的亂局極大地削弱了韓國政府治理經濟的能力,支柱企業遭遇的重大危機更是令韓國經濟雪上加霜。
作為韓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全球能源價格下跌、近十年來造船業產能嚴重過剩的現狀下,2016年,韓國造船業已陷入嚴重危機。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韓國造船業接收到的新船訂單,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7%。從資本市場來看:2016年以來,韓國主要船廠股價多次跌破金融危機后的最低水平,仍有繼續下降的趨勢。其中,與2015年同期相比,大宇造船股價跌幅高達67%,三星重工股價也大幅下降49%,降幅相對較小的現代重工股價也下降約13%。
為了應對全球經濟衰退導致的造船業低迷,韓國船企在進行全面重組的同時,大規模裁員自救。今年第三季度,韓國三大船企又解雇了約3000名員工。
截至今年6月,韓國造船業約2.5萬名員工失業。業內人士稱,如果計算上三大船企分包公司的工人,今年造船業裁員人數將更加龐大。由于造船業持續疲軟,今年年底之前將有更多工人申請自愿退休。
對于未來,韓國造船業人士則并沒有底。該人士表示:“現階段韓國造船業雇用了20多萬工人,政府現階段向造船業注入資金,但效果實在不敢預測。”他無奈地說,“韓國當前的目標是避免重蹈歐洲造船業上世紀80年代的覆轍,即巨額補貼也未能幫助造船業起死回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稱,韓國造船業將需要十年才能收回高達31萬億韓元(約27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成本。
樸槿惠出臺造船業重組政策,船企不買賬
面對韓國造船業的現狀,樸槿惠曾經表示,船企和債權銀行應當一起做出碎骨式的努力,振興造船業。樸槿惠表示,“如果我們不進行大膽的改革,減少勞動力削減成本,那么未來造船業甚至整個國家經濟都將面臨險境。” “改革的道路是痛苦的,但是,如果不改革,我們的經濟將被摧毀,而且我們最終將面臨更大的痛苦。” 樸槿惠為此承諾為下崗員工提供財政援助,并提供職業培訓。
韓國政府隨后公布了包括減少船塢、裁員等具體措施的提升造船產業競爭力方案。根據該方案,政府計劃至2018年將三大造船公司的船塢數量從目前的31個縮減至24個,減幅為23%,同時將員工人數從6.2萬名裁減至4.2萬名,減幅為32%。
為應對訂單銳減現象,韓國政府決定將訂購250艘以上的船舶,規模達1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52億元)。政府還計劃在未來5年聯合民間資本在研發領域共同斥資7500億韓元,培養6600名專業人才,加快造船業向高附加值產業的轉型升級。
不過,韓國船企對樸槿惠政府造船業重組的政策并不買賬。一位船廠高層表示樸槿惠領導層目前深陷丑聞危機,“該方案毫無新意。真正的重組只能由新的政府推行。”
從抗議反對企業重組到如今走上街頭示威游行要求總統樸槿惠下臺,韓國船廠工人的“倒樸”行動似乎顯示了船企的態度,韓國船企對于樸槿惠已經徹底失去信心。